【来源:法治广安】
初秋时节的高竹新区,厂房车间机器轰鸣,一场以“法润高竹·法治企业大讲堂”的法治活动在新区内火热进行。邻水县联合多部门集结专业力量,为40余家新入驻企业送上了量身定制的“法治礼包”。律师团队深入厂房一线,手拿一本反复被翻阅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法治账图》,逐家为民营企业展开细致“法治体检”。
法治账图导航 营商沃土育新苗

图为企业法律顾问正在为企业进行细致“法治体检”
“法治体检”团队深入企业一线,对照账图精准号脉,将企业从设立、经营到退出各环节可能触碰的“雷区”一一标识,转化为一份份可操作、可落地的“法治清单”。这份清单,既是企业依法治企的“说明书”,更是预防风险的“预警器”。
“现在对照清单自查,很多风险自己就能提前化解。” 邻水县某制造业企业负责人覃某坦言。法治账图不仅厘清了企业法律需求与法规规定的脉络,更以“法治清单”形式,为企业提供了依法治企的清晰路径。
“我们梳理了企业从注册登记到破产注销全生命周期的法律需求。”邻水县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份账图列明了59条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成为企业依法经营的“导航图”。
为真正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安心发展环境,邻水县不断创新服务企业的方式方法,通过在企业门口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观测点,让企业可直接向司法局反馈执法问题,打通了执法监督“最后一公里”。
“现在有了这个观测点,就像有了‘护身符’。”邻水某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张某某介绍道,上半年涉企行政检查同比减少了23%。
今年来,邻水县通过创新“驱动式”依法治企新模式,从法律服务、权益保障、政企关系等多个维度出发,联合渝北区司法局等部门为新区入驻的40余家企业开展“法润高竹·法治企业大讲堂”,并组建专业团队为民营企业开展多场次“法治体检”。进一步优化完善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法治账图》,为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依法治企“法治清单”。
柔性执法有温度 争议化解显温情

图为行政复议中心正在开展调解
在县应急管理局的执法记录里,一家因初次轻微疏忽而面临处罚的某金属有限公司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执法队员并未简单开罚单,而是递上一份《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并耐心告知违法危害和法律依据,讲解规范要求。
“这次免罚对我们小企业真是雪中送炭!”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这种执法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帮助,而不是单纯的处罚。”
“执法不是冰冷处罚,更要传递法治善意与规则指引。”邻水县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股股长介绍,“柔性执法释放政策温度,‘免罚轻罚’清单则给首次轻微之失的企业留足生存发展空间。”
邻水的法治温度,不仅体现在执法方式的转变上,也贯穿于行政争议化解的全过程。
在邻水县行政复议中心,一场涉企处罚调解在调解员主持下有序进行。双方坦诚沟通,最终握手言和。
该中心是邻水实质化解行政争议、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枢纽。邻水县司法局在此构建“135”行政争议化解格局,“1”是由县行政争议化解中心牵头统揽,“3”是由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三方全要素协同配合,“5”是由行政机关首次调解、自我纠错、出庭应诉、复议调解、追责问责。同时高效运行府院检“双月”联席机制,大幅提升质效。
“以前觉得‘民告官’难,现在复议渠道畅通高效,负责人出庭成为常态,我们维权更有底气。”通过行政复议成功化解纠纷的某科技企业代表刘某某说。
效果立竿见影,今年来,全县采取行政约谈、法律宣教等柔性措施118次;不予处罚决定133件,“首违不罚”330件,从轻或减轻处罚333件;同比下降近50%。
与此同时,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也日益凸显:新收复议申请52件,同比增长30%;已办结涉企复议案件16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保持100%。

图为为企业进行普法宣传
手记:
从川渝高竹新区车间内的“法治体检”,到小企业收到的“免罚告知单”,再到行政复议中心握手言和,邻水县以法治账图、柔性执法、争议实质化解中心为支点,三维发力撬动法治建设提质增效。当法治成为发展的坚实底盘,“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正从理念转化为邻水企业可感可及的生动现实。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