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球会友 传递温度!2025中国青少年匹克球人文交流美国行访美团行前仪式举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应“2025美国青少年匹克球人文交流中国行”访华团师生邀请,首批“中美友好的新一代使者”2025中国青少年匹克球人文交流美国行访美团,计划于8月24日至9月5日赴美访问。为确保访美交流顺利进行,通过青年交流深化中美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8月21日,“2025 中国青少年匹克球人文交流美国行”访美团行前仪式在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举办。

群贤毕至,共赴青春之约

此次仪式汇聚了推动中美人文交流的各方力量: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一处处长丁连普,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参赞胡钰旻,广东省教育厅交流合作处处长李金俊,深圳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赵立,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美洲和大洋洲处处长周剑雄,深圳市南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夏雷,深圳市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珺,世界休闲体育协会主席张守伟,世界休闲体育协会名誉主席、福建代表处首席代表杨铁黎,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梁明,中美青少年匹克球人文交流活动发起人、迈思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鹏飞博士,以及来自南山区 8 所学校的 50 名师生代表与家长朋友。

薪火相传,共话使命之重

仪式伊始,“美国青少年匹克球人文交流中国行” 纪实短片的播放,让在场者重温了中美少年以球会友的珍贵瞬间。随后,深圳市南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夏雷率先致辞,他谈及南山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驿站、改革开放前沿阵地” 的独特基因,提及去年接待美国代表团时 “科技、教育、文化特色让美国师生惊叹不已” 的场景,强调此次访美是 “贯彻习近平主席‘5 年 5 万’倡议的具体行动,更是教育‘出海’的生动实践”,并寄望师生 “以匹克球为纽带,展中国青少年彬彬之姿,讲好南山故事,为中美关系注入青春动力”。

外交部美大司参赞胡钰旻在讲话中指出,习主席对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的口信为匹克球在中美人文交流中的作用规划了新的定位,即匹克球是两国青少年交流的新纽带,此次中国青少年皮克球访美团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一次以球为媒的交流之旅、友谊之旅,希望此次访美团的同学们成为中美友谊的传承者、和平友好的促进者,架起中美友谊之桥,为两国友谊贡献青春力量,为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对访美团提出三点殷切期望:一是主动学习,增长知识,提升自身素养,毕竟“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二是以球会友,传递温度,争做友好使者,要知道“这种在交流中结下的感情,是个人成长中的宝贵记忆,也是深化两国友谊的未来之光”;三是严守纪律,展现形象,讲好身边故事。他以 “半个多世纪前,中美‘乒乓外交’叩开了双方交往的大门,今天,匹克球运动架起了中美友好交往的桥梁” 的历史回响,为少年们的行囊注入了厚重的时代意义。

少年振衣,共赴山海之约

授旗与宣誓环节,让青春的使命感愈发滚烫。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局长杨珺为访美团授旗,鲜红的旗帜在少年手中扬起,似一团燃烧的火焰;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初三年级学生汪柯宇领誓,全体访美团学生齐声宣誓,誓言如钟,撞响了 “友好使者” 的责任之音。

随后,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八年级学生王天勤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坦言将 “以毛笔书写‘天道酬勤’赠予新朋友,用中国书画分享东方智慧”,更要 “把‘深圳速度’背后的创新精神讲给美国同学”。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南头中学刘超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则从语文教师视角解读活动意义,强调匹克球 “象征着活力与未来”,鼓励同学们 “以自信笑容做‘中国名片’,用微小互动汇聚推动中美关系的青春力量”。

薪火再燃,共赴未来之约

仪式尾声,美国马里兰州蒙郡教委体育部主任杰夫・沙利文的祝贺视频隔空传来,让这场跨越山海的约定更显珍贵。最终,主持人南外文华校长钟颖以 “当球拍拿起,传递的不只是友谊,更是中美青少年共同的美好愿景” 作结,邀请全体嘉宾与师生合影留念。镜头定格的瞬间,少年们的笑容与旗帜的鲜红交相辉映,恰似一束束跃动的光,正奔赴一场关于友谊与未来的山海之约。

这场行前仪式,既是启程的号角,更是使命的序章。当南山少年带着 “敢为人先” 的特区精神、“天人合一” 的文化基因踏上征途,匹克球转动的,终将是中美友好的无限可能。

(图片由南山区教育局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