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基层治理的驻马店实践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波 通讯员 许静

7月7日,西平县宋集镇崔庄村的乡间小路上,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步履匆匆地向村委会赶去。村里又有年轻人要结婚了,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劝说新人婚事简办。

在崔庄村,红白事曾是一场“面子竞赛”,彩礼水涨船高、宴席铺张浪费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针对农村红白事流程复杂、炫耀攀比之风渐盛的痛点,崔庄村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专家组成的“五老协会”,利用“五老”人员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经历,协助村民操办红白事。协会成员在办事过程中既担任司仪、账房等角色以确保仪式庄重有序,又通过全程监督杜绝超标操办。

成风化人,村民敬志发是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大女儿结婚时,他不仅没要彩礼,还在婚礼上补贴了2万元。

2023年,村里一位“五保”老人去世,其侄子崔共晓在“五老协会”的倡导下,丧事一切从简。“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顺。”崔共晓的话道出了崔庄村的新风尚。

自2022年9月“五老协会”成立以来,已规范操办红白事10多场,平均每场节省开支6000多元。曾经令人头疼的“人情债”,正在被淳朴的乡情取代。

“我们还能为村里做点事,心里很踏实。”“五老协会”会长崔遂山笑着说。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协会47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身影无处不在。

甚至在崔庄村香菇产业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五老协会”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地流转涉及多方利益,矛盾频发。协会成员凭借丰富的阅历和威望,挨家挨户做工作,成功化解纠纷,推动项目落地。如今,香菇产业基地年产值2000万元,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金字招牌,带动数十户村民就业增收。

“年轻人有闯劲,我们有经验,结合起来就能双赢。”老专家崔红林笑着说。在“五老协会”的建议下,村里还成立了农业技术培训小组,由退休农技员定期授课,帮助村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

曾经的崔庄村杂物乱堆、沟塘淤塞,人居环境堪忧。如今,漫步村中,道路整洁,绿树成荫,“移风易俗新风尚 文明西平正能量”的宣传画比比皆是。

这一变化,也离不开“五老协会”的辛勤付出。协会成员带头拆除自家违建,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并组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绿化维护、河道清理等活动。两年来,全村累计拆除违建5处,清理沟塘6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环境好了,住着舒心,人的精气神也不一样了。”村民崔大妈一边修剪自家庭院里的花木,一边乐呵呵地说。

“‘五老协会’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的完美结合。”崔庄村党支部书记敬营辉说,这些长者用他们的经验、威望和热忱,搭建起党群“连心桥”,探索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