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曾骙
衰退的预言正在成为美国经济的现实。4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
这是美国经济三年来的首次萎缩。与今年1月本届美国政府就任时“让制造业回归”的“雄心壮志”不同,与4月初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时的狂热也不同,-0.3%,这一冷冰冰的数字揭开了关税战的荒诞真相。
当美国政府试图用关税筑起壁垒,以“交易”的名义讹诈全世界的时候,最先被讹诈的反而是美国企业和民众。4月29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美国对华出口报告》指出,这轮危险的贸易战的最新动向,将重创美国出口商并削弱美国的全球竞争力。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直接警告称,若这些关税持续存在,中美贸易将面临断崖式下滑,进而有可能动摇美国经济的稳定性。
美国企业的“看衰”撕碎了“让制造业回归”的幻想。截至4月22日,标准普尔500指数五分之一的蓝筹股企业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都在谈论关税战的不利影响,其中四成以上的企业提及“衰退”,而上个季度几乎没有企业谈论衰退。
受关税战的普遍影响,医疗设备制造商波士顿科学仪器公司今年将损失2亿美元,强生公司因医疗器械关税产生的成本将达到4亿美元,雷神技术公司今年的税前营业利润可能损失8.5亿美元。3M公司将在110家工厂和88个配送中心组成的网络中进行生产和库存的转移,以规避关税战所造成的风险。建筑商普尔特集团的测算更具象征意义:关税战使每栋新房售价平均增加约5000美元,将“美国梦”变成美国民众更难以承受的奢侈品。
最近,社交媒体上美国洛杉矶港与中国上海港进出港货轮的实时动态对比让不少博主惊呼,“这座西半球最繁华的港口陷入了停滞”。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4月29日对媒体表示,洛杉矶港下周入境货运量预计将比去年同期下跌超过35%,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消费者的购物选择越来越少,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洛杉矶港这座主要承运中国货物的港口之“冷清”,只是关税战影响普通美国民众生活的一个缩影。许多美国民众在社交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关税战应对方案”:提前囤货,跨境采购,涌入中国电商平台。面对暗淡的经济前景,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4个月下跌。
有分析认为,美国政府的此轮关税战实质上是对全体美国人加税,是一场针对美国经济的无差别伤害。美国三大零售商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的负责人日前警告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将很快导致美国商品价格上涨和“货架空空如也”。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称,美国正在推进的加征关税措施或导致200万人失业,每个家庭将损失5000美元以上收入。
尽管美国政府宣称关税战是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但美国各项经济指标的下降,无疑证明美国企业、农民、牧场主、工人和消费者正在承受关税战的直接冲击。美国《政治报》批评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初期经济表现,称这一开局与企业界对繁荣经济的预期大相径庭。
随着衰退阴影加深,美国政府面临的内外压力与日俱增。在国内,十多个州起诉联邦政府,要求停止关税政策,特朗普的支持率持续创纪录地走低。在国际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大幅下调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欧盟准备动用“最有力的贸易措施”进行反制,日本则在与美谈判中明确拒绝加入“对抗中国的经济集团”,而中国与东盟、欧盟、日本等全球贸易伙伴的合作还在持续深化……
这些不断出现的新现实,描绘着美国政府不得不面对的困境——没有多少国家会排着队乞求美国,美国频繁声称即将与各国达成协议也改变不了衰退的事实。其实,解药就摆在桌上。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如果美国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施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与世界展开对话。
(本报记者 李曾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