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总投资2018.7亿元!成都高新西区今年推进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29个

蓉城春意正浓,在刚刚开放的综保区文化长廊(二期),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几位晨跑者沿着新拓宽的河道步道轻盈跑过,远处传来孩童在运动广场嬉戏的欢笑声……

综保区文化长廊(二期)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科新路,项目以“蓝绿织锦・产城共生”为设计理念,在拓宽红光右支渠河道提升防洪能力的同时,打造了运动广场、滨水餐厅等核心场景,新增慢行桥贯通两岸产业园区,强化蓝绿体系与产业空间的交织互融,形成集科技互动、大众休闲、文化艺术、亲子娱乐为一体的滨河廊道,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好去处。

综保区文化长廊(二期)项目

与此同时,在产业项目建设方面,成都奕斯伟板级封装系统集成电路项目(二阶段)外电配套工程近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项目于3月底顺利完工,建成后,将为奕斯伟板级封装系统集成电路项目提供有力的电力保障,助力成都高新西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高新西区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承载地,是城市高端制造业实力的体现,也是推动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2022年3月,成都高新区正式成立高新西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大力推动成都高新西区转型提质。

三年来,成都高新西区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城市更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项目的推进,也是成都高新西区项目建设满弓劲发、浪潮迭起的缩影。据悉,2025年,成都高新西区将推进实施重点建设项目共计129个,总投资201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9.9亿元,持续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城园共融

绘就城市风貌新画卷

成都高新西区以清水河、环城生态区等生态资源为基底,加快推进“两廊+四带+六轴+N点”的多层次城市蓝绿空间体系建设。近三年,已完成绿芯公园、综保区文化长廊等10余个公共空间项目建设,累计激活约200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共空间,显著提升了区域居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

绿芯公园

综保区景观文化长廊


成都高新西区发展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通过‘织绿成网、引绿入城、织补更新’等创新策略,持续推进社区公园建设,优化街道空间品质,激活城市金角银边,为居民打造更多富有活力、品质卓越、人文关怀的公共空间。”

此外,成都高新西区通过制定《建筑立面色彩导则》和《专业化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引》等规范性文件,强化规划管控和项目全过程品质管理。以“以人为本、功能融合”为核心理念,将公园城市风貌管控与产业园区发展需求有机结合,推动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生产、生活与生态和谐共融的特色产业园区。未来三年内,将系统规划并建设9个专业化产业园区,新增超过百万平方米的高品质产业空间。

京东方创新中心实景图

全龄共享

共建宜业宜居新环境


成都高新西区发展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西区的转型提质始终聚焦于解决群众的迫切需求,持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我们以住房保障、公服配套和消费场景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全龄共享、全职业友好的宜居宜业新环境。”

充分借鉴先发地区经验,成都高新西区瞄准产业工人及技术人才等群体的住房需求,加快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已建成俊悦府、朗悦府等人才公寓3000余套,以及生活便利、环境优良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约4300套。未来,成都高新西区还将通过新建高品质住宅、改造青年公寓等方式,打造新时代产业宜居社区,满足区域人群租购需求,加速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的转变。

合悦锦萃人才公寓

此外,成都高新西区坚持以“15分钟生活圈”理念不断完善居民生活配套。积极推动“家门口的运动场”行动,累计完成24处家门口运动场建设。“以前每次打球都要去较远的西区体育公园,现在家门口就有了运动场,大家运动健身就更方便了。”家住IC产业园旁的市民王先生说。据了解,未来三年,成都高新西区还将继续建设20余处点位,持续丰富市民家门口的生活。

IC产业园运动场


沱江河滨水运动角


在教育方面,成都高新西区新增旧补两手抓,一方面以云芯学校模式为样本,继续引入品牌化教育集团赋能,扩大西区优质教育规模,另一方面着力推进对辖区内老旧学校的改造提升工作。

在消费场景方面,成都高新西区积极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利用清水河生态资源禀赋,融入生产生活场景,打造“一带、一街、一组团”多元特色消费场景。2023年引入的万豪酒店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顶,计划于2026年9月试运营。

万豪酒店

走入清水河畔的滨水活力带,错落有致的建筑盒子跃入眼帘。据成都高新西区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高新西区将把商业招引作为重要一环,依托建筑盒子引入品牌运营商实施整体业态规划及运营。对标成都高新南区,着力构建"餐饮旗舰+精品零售+文化展厅+创意工坊"的复合业态矩阵,重点培育西区首店经济,致力打造集味觉盛宴、美学体验与生态游憩于一体的都市滨水商业新地标。


筑基固本

夯实区域要素保障新格局

成都高新西区始终坚持规划引领,推动完成西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地下空间(含综合管线)规划和能源专项规划编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交通体系、基础设施和能源保障等方面,系统共筑区域韧性安全新动脉。

在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成都高新西区坚持规划引领,完成了西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地下空间(含综合管线)规划和能源专项规划的编制,致力于构建一个韧性安全的区域新动脉。通过实施“轨道引领、三网融合”的交通策略,成都高新西区已累计实施完成18个交通项目,包括芙蓉大道、科新南路-科新路回头匝道等,有效促进了区域内外的高效互联互通。未来将持续推进交通堵点治理工作,保障地铁12号线建设及相关公交接驳等,不断提高区域交通出行效率。

科新南路-科新路回头匝道


芙蓉大道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都高新西区不仅注重地面交通,还在地下管网等“里子工程”上投入了大量资源。目前,已完成对11类共计2200公里地下管线的全面排查,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新建或扩容约100公里地下管网。据介绍,成都高新西区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加快推进天润路口和天健路跨线桥等项目的建设,同时完善配套的地下管网系统。

天健路长跨线桥

天润路跨线桥效果图

天彩路跨清水河慢行桥效果图


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能源需求,成都高新西区正在构建一个多能互补的区域能源保障体系。区域内已建成西部首个虚拟电厂,通过智能调节电力供需,有效填补了尖峰负荷65%的缺口,确保了区域能源的安全稳定。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康乐大道220千伏变电站和奔腾变电站的扩容工程,鼓励区内企业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致力于打造近零碳园区,推动“源网荷储智”的良性互动发展。

高投芯未:首个“标准地+拿地即开工+四证齐发“项目

据了解,成都高新西区即将出台“立园满园”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坚持“建设现代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公园城市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定位,充分结合成都高新西区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成都高新西区将因地制宜开展园区优化强承载、产业集群提能级、科技创新促转化、扩权赋能增活力、尊商重商优环境五大攻坚行动

未来,成都高新西区将深入贯彻落实“立园满园”行动等部署要求,以做强园区承载为核心,以做优品质生活为重点,打好“提质”“增效”两大攻坚战,助力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来源:成都高新西区发展建设指挥部、成都高新西区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