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位于翠亨新区马鞍岛的新中山客运口岸迎来客流高峰。自2024年11月28日投入使用以来,该口岸运送旅客近40万人次。近日,新中山客运口岸功能升级——“深圳大中华机场—中山客运港机场”直升机深中商务低空航线实现首飞。未来,低空文旅观光、空中婚礼、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也将陆续落地。

直升机在新中山客运口岸停机坪起飞。 南方拍客 李楠 供图
接上低空飞行之“翼”,翠亨新区补上了空中交通功能的模块,形成1小时快速对接的“水陆空”交通网络,枢纽角色进一步凸显。
深中商务低空航线首飞
从新中山客运口岸停机坪上向东望去,宏伟的深中通道和深圳前海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尽收眼底。
“从这里起飞,20分钟之内就可以到达深圳福田的大中华机场。”在新中山客运口岸停机坪,新中山客运口岸运营单位中山翠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翠亨集团”)相关负责人指着深圳方向说,未来口岸将引入运营合作力量,在这里开通深中商务低空航线,打通深中“十分钟通勤圈”。
这样的设想已成为现实。不久前,由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部通航”)开通的“深圳大中华机场—中山客运港机场”直升机航线进行了首飞。班机18分钟低空直达,较陆路交通耗时缩短60%。
东部通航在低空飞行领域深耕多年,在低空商务航线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东部通航副总裁薛一飞表示,公司计划在低空飞行多个领域探索开展合作。中山客运口岸直升机场已完成标准化改造,正申报A2类机场资质,预计今年8月获批。东部通航将与翠亨集团探讨开通深中城际商务航线、市内文旅航线。双方还将开发空中婚礼、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在新中山客运口岸作展示飞行。 南方拍客 李楠 供图
借助中山客运口岸直升机场资源,翠亨新区还正与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探索开展新合作。与东部通航不同,亿航智能聚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应用。亿航智能已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eVTOL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及标准适航证(AC)。亿航智能将与翠亨集团推动eVTOL在中山飞行及商业化运营,开发低空文旅观光、应急救援等场景。
随着多个应用场景落地,翠亨新区正成为中山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启动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
中山客运口岸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交通枢纽,一直是珠江口西岸往来港澳最便利的水路口岸之一,也是班次最多最密集的水路口岸。
除了水上运输,中山客运口岸还肩负着构建对接港澳空中交通网的使命。《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优化跨境直升机服务,以珠海横琴、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为试点,率先开放低空空域,在与港澳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探索发展覆盖港澳的低空飞行观光旅游业务,研究开通对接港澳的跨境直升机服务。对此,中山客运口岸正不断强化“空中力量”。东部通航副总裁薛一飞表示,远期将与翠亨集团在此规划开通中山-香港、中山-澳门航线等跨境商务专线。
不止港澳,随着中山客运口岸低空飞行功能增强,翠亨新区补上了空中交通的“空白”,连接深圳中心区时间压缩至20分钟以内,配合深中通道和水上航线,形成了海陆空湾区“一小时通勤圈”。
抓住低空经济的“风口”,翠亨新区加快完善产业链条。翠亨集团副总经理舒淼表示,翠亨集团已启动翠城3号・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谋划并推动城市低空飞行指挥中心、空管服务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载人航空、无人机物流、低空文旅、政务巡检等低空飞行应用在翠亨新区落地,以此增强翠亨新区湾区枢纽功能,打造珠江口西岸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在翠亨新区作展示飞行。 南方拍客 李楠 供图
【记者观察】
“三维枢纽”重构湾区经济版图
深中通道通车一年,彻底改变了珠江口的格局。当深中通道以日均超8万的车流重塑陆路交通格局时,翠亨新区同步开辟了“空中深中通道”。东部通航依托标准化改造的中山客运口岸直升机场,构建起低空交通骨干网。多种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正催生“地下高铁+空中出租”的立体出行模式,重构湾区时空,也将翠亨新区推向了湾区格局的变革者角色。
发展低空经济,翠亨新区的野心远不止于交通接驳。依托新中山客运口岸和深中通道,翠亨新区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少有的海陆空“三维枢纽”,重构湾区的经济版图。深中通道通车拉开了珠江口东西两岸开展融合的大幕,而低空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加速要素流动。当18分钟通勤成为日常,深圳等湾区城市的资本、技术、人才将以更高频次注入翠亨新区,推动珠江口西岸从“产业承接地”转向“协同创新区”。未来,随着南中城际以及规划中的深南中城际建设,翠亨新区将形成“空港+高速+轨道”的全维度枢纽体系。在大交通的加持下,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交汇点,更是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生活融合的“湾区融合样板”。
采写:南方+记者 雷海泉
【作者】 雷海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