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要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广西成立这一小组,省级党政“一把手”任组长

图片图片撰文丨余晖

广西已成立“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上述小组是“双组长制”,由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共同担任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副组长是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维平。

据《广西日报》消息,5月5日,陈刚主持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要幡然醒悟、彻底警醒,切实把涉重金属环境问题整改到位,当好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

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民生福祉的生态环境短板。近年来,重金属污染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同时应该看到,一些地区重金属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重金属污染防控任重道远。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到,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到2025年,全国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5%。

202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对外发布。《意见明确提出,“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汞、镉、铬、砷、铊和锑,并对铅、汞、镉、铬和砷五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实施总量控制”。

广西为何开展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广西日报》提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第二,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

过去,由于矿业长期无序发展,环境历史欠账多,广西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被列入全国14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省区之一。

第三,在重金属污染防控方面,广西仍有短板。

近年来,广西持续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2022年,广西对外发布《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2025年,全区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6%。

广西的污染防控,有成效也有短板。

2021年4月9日至5月9日,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广西,督察组指出了不少差距和短板,其中有干部理念的问题,也有重金属污染的问题等。

督察报告提到,一些领导干部对天生的好山好水缺乏敬畏和呵护之心,认为广西是欠发达地区,应区别对待;“十四五”期间,广西上马“两高”项目的冲动仍然较强,2020年全区平板玻璃、十种有色金属、电解铝等产品产量分别为2015年的4.3倍、2.6倍和3.8倍;另外还存在部分尾矿库、废弃矿山、历史遗留废渣等污染治理不到位,电解铝等重点发展行业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空缺,废铅酸蓄电池非法收集处置问题突出等。

这些年来,广西在持续整改。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消息,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共39项整改任务,截至2024年12月,39项任务应完成整改29项,已完成整改29项,达到序时进度10项。

今年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到“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领导,继续发挥督察利剑作用,进一步压实各地区各部门抓好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

4月10日,陈刚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提到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领导,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问题整改落实,切实抓好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排查整治。

近段时间以来,广西已多次部署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工作。

4月10日,陈刚专题研究部署了“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工作”,并于4月11日赴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实地督导检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坚决不要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GDP”。

4月17日,广西召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廓清五个模糊认识,包括“认为环境保护影响经济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牺牲一点也不是大问题”等。陈刚还强调,要聚焦重点,狠抓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排查整治。

5月1日,陈刚对全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出工作要求,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采取果断坚决措施,切实整改”。

5月3日,蓝天立深入崇左市大新县,调研督导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全面彻底排查整治涉重金属环境风险,强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

5月5日,陈刚主持召开了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强调,绝不能有蒙混过关和闯关的思想,更不能有“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思想认识,决不允许搞轰轰烈烈抓整治、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文章,必须痛改前非,把问题找准,把需要整治的病灶找到位,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思考,拿出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书记要切实行动起来,以坚决的措施、果断的行动加力整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扭转工作被动局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