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讯 (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龙兴宝 黄慧婷)一次意外的旅游经历,一个大胆的种植计划……在惠阳区平潭镇红光村,来自贵州的令狐昌熬承包了该村100亩田地,开启了特色菜种植之路。羽衣甘蓝、紫色大白菜这些特色蔬菜的到来,也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机遇。平潭镇正以特色蔬菜种植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和拓展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
令狐昌熬介绍,他在一次出国旅游时发现,西餐配餐中羽衣甘蓝等特色蔬菜很受欢迎。回国后,他作了市场调研和走访考察,发现这类特色菜在华南地区较少大规模种植,市场供应存在较大缺口。
羽衣甘蓝凭借高纤维、低热量的特点,备受营养师、健身达人、减肥人士等群体的推崇。多家茶饮品牌推出以羽衣甘蓝为主要原料的果蔬茶,逐步掀起羽衣甘蓝“热”。

平潭镇红光村种植的羽衣甘蓝。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摄
令狐昌熬选中平潭镇红光村百亩农田,采用有机种植理念打造特色蔬菜园。他拿出40亩种植羽衣甘蓝,还种了红包菜、球生菜、萝纹生菜、紫色大白菜等特色蔬菜。
为减少虫害,他瞄准气温降低的时候,在去年12月播种羽衣甘蓝,今年1月收获。为减少管理成本,在夏季来临前,他轮换种植其他应季农作物。
据统计,羽衣甘蓝亩产可达6000斤,每亩成本约3000元,收入在8000元以上,经济收益可观。在销售方面,他与深圳公司签订合同,产品畅销深圳、香港等大湾区核心城市,逐步辐射至更广泛的市场领域。
特色蔬菜种植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周边一些农户纷纷前来取经学习。令狐昌熬毫不保留地分享,鼓励更多人加入特色菜种植行列,共同开拓市场。
特色菜种植为当地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平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羽衣甘蓝已成为农民致富新项目。政府部门将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协调产销对接等多维度支持,让特色农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新引擎,带动更多村民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