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个人信息 >

涉文物出境、数据安全等 一批国家标准将于4月1日起实施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记者今天了解到,4月1日起,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数据安全技术 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国家标准,规定了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基本要求、编制程序、规则内容、发布形式以及争议纠纷的解决处理等要求。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保护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规范涉及

怎么查高考替考

要查询高考是否被替考,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访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2. 在首页选择“学籍学历查询”。3. 在查询页面选择“零散查询”。4. 输入你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等,然后点击“查询”。查询结果将显示你的学籍信息,包括注册时间、专业等。如果你发现有人使用你的个人信息

扫码领“财政补贴”“薪资补贴”?这是诈骗→

新型骗局,谨防上当!快快扩散周知!近日有网友反映收到了这样的通知 ↓该通知假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声称:“根据国家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针对薪资补贴、社保补贴、医保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岗位补贴等申领认证,申请通过发放五千元相应补贴金”,实则支付宝扫码跳转至假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电话怎么泄漏投资

电话泄漏投资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在网站注册时泄漏号码 :在办理银行卡、网上注册、购买汽车等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可能会因为不小心在某个网站注册时泄漏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填写街头问卷调查:在街上经常会有填写问卷调查的人,如果随意填写,最后可能会被要求留下联系方式,从而导致电话号码泄露。快

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人社部门回应→

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提示社保“异常”速办?假的!近日,有部分群众反映收到了领取“五险一金补贴”的通知。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从未面向普通群众发放过所谓的“五险一金补贴”,所谓通知为不实信息且涉嫌诈骗,千万别信!图片来源:人社部通知声称,按照人社部相关规定,凡入职满一个月,并按照国家规定

警察泄密怎么处分

警察泄密的处分措施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处分如下:一般情况下的处分人民警察泄露国家秘密或警务工作秘密,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若构成犯罪,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等措施。涉及公民个人

重庆人请马上自查!这67款问题App用不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要求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一起来看都有哪些1、在App首次运行时未通

权利束什么

权利束是指 一组权利集合,这些权利通常包括知情权、决定权、查询权、更正权、复制权、携带权、删除权等,并在个人信息处理全周期由个人行使。它体现了个人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自主控制,是国家通过制度性保障赋予个人的保护手段和工具。从功能上看,权利束既是个人制衡信息处理者的工具,也是国家对数据处理者的规制策略。

67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官方通报

4月22日,据央广网,根据《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公安部网安局近日发布了一则警示消息。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共有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移动应用检测时间为2025年3月1日至2025年4月8日。此次被通报的移动应用涉及多种类型,问题多样,共

在网购的风险有哪些

网购的风险主要包括:时间风险:网购通常需要较长的送货时间,消费者需等待邮寄或自行取货,这可能导致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交付风险:货物可能在运输过程中丢失或损坏,异地送货也可能导致商品损坏。产品质量风险:由于无法亲自查看和试用商品,消费者可能收到与描述不符或质量低劣的产品,甚至假冒伪劣商品。服务风险: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