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大脑 >

著名神经科学家郭爱克院士去世,参会期间突发心脏骤停

郭爱克院士治丧工作小组发布讣告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郭爱克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0日14时18分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85岁。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郭爱克近日在桐乡参加学术会议期间,突然在浴室晕倒,在送

最新研究突破大脑“排污网络”发育传统理论框架,上海科学家成果登上国际顶刊

北京时间昨天(4月30日)深夜,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发表了上海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课题组首次发现脑膜淋巴系统发育的大脑调控机制。这项研究突破了传统脑膜淋巴发育的理论框架,发现了“神经—胶质—成纤维细胞—淋巴”动态调控轴,

奋斗在春天里丨机器人上课都要学什么?机器人大脑训练师告诉你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我们通常看到的会跳舞、会奔跑的机器人,主要是对其“小脑”的开发训练。要想让机器人走进家居生活,比如做家务、照护服务,还需要对它们的“大脑”强力赋能。“机器人大脑训练师”这一岗位也就应运而生。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运用人工智能手段,训练机器人的认知、理解能力,让机器人更聪明,

脑供血不足的人,一般会有7个症状!不想脑梗,做好5件事!

脑供血不足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集合”。简单说,就是脑部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时间久了,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脑梗塞或记忆衰退。年轻人常因精神压力大、血管发育异常或长期吸烟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对中老年人来说,罪魁祸首往往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血管内壁变窄、变硬。脑供血不足

会养生的人,躺着休息都能长寿!

人人都说锻炼好,但国家级名中医徐再春教授却不这么认为。他曾说:“人生有一傻,没病吃药最傻,别老照镜子看肚子有没有大起来,特别是老年人,不要患上慢病后拼命锻炼。40岁前必须锻炼,50岁前适当锻炼,60岁后多保养。”可见锻炼对养生的重要性。但是有些锻炼中的误区和小窍门你真的了解吗?最容易犯的5个运动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