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柱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唐洪芳介绍相关情况。第1眼TV-华龙网 李一鸣 摄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石柱是“中国黄连之乡”,石柱黄连有哪些特点,石柱在发展黄连产业方面具体做法有哪些?在8月25日举行的中国·重庆黄连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石柱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唐洪芳就以上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唐洪芳介绍,具体来讲,石柱黄连有“三大”鲜明特点。第一,品种正宗道地。石柱是中国黄连原始产地,唐天宝元年,就有“上贡黄连十斤”的历史记载,元末明初开始人工种植,1989年获国家首批道地药材认证,2017年石柱黄连生产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第二,品质方面药效一流。《国家药典》中的味连,就是以石柱黄连为标准。药典规定,黄连的药效基础物质小檗碱含量不得低于5.5%,石柱黄连的小檗碱含量远超国标、最高可达9.5%,早在1954年石柱黄连就被列为“国药”。
第三,在品牌方面,得到市场认可。“石柱黄连”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石柱黄连生产区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石柱黄连的产量占全国的60%、全球的50%,石柱有全国最大的黄连交易市场,是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定点市场,黄连的年交易量占全国交易量的90%以上。

黄连种植基地。资料图
“可以说,黄连是大自然对石柱和人类健康的宝贵馈赠,也是石柱最具辨识度的产业赛道。因此,这些年来我们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坚持生态种植、集群发展、科技赋能、联农带农,推动黄连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全国黄连产业高地。”唐洪芳介绍,石柱在发展黄连产业方面,主要做法有“四个新”。
首先是探索发展新模式。统筹森林保护与产业发展,开发林地空间,创新推广林下种连新模式,常年保持黄连在地面积7.2万亩以上,累计建设50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基地120个,建设GAP基地1万亩。
其次是打造市场新优势。联合重庆中医药研究院制定《中国黄连产业图谱》,携手“世界500强”国药太极集团、“中国500强”九州通医药集团开展中医药全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打造全国中药材贸易集散中心,培育中药材规上企业10家,联动带动30家中小型中药材加工企业,建成黄连产地加工集群,实现原材料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再次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政、研、企”协同发力,推动研发成果加快转化应用,累计完成市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30余个,开发以黄连、黄精等中药材为主要原材料的系列产品80余个,正在研发黄连相关院内制剂,推动黄连在代谢病防治等领域的临床应用和科研成果转化。
最后是迭代联农新机制。不断优化黄连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创新联农带农多元利益联结机制,去年全县黄连产业综合产值达15亿元,今年上半年综合产值达8.5亿元,带动10万余群众增收致富。
“用石柱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黄连虽苦,日子很甜’。我们坚信,随着黄连产业的发展,咱们老百姓的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唐洪芳说道。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