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有拍卖公司加入,可以将手中的藏品卖出大价钱,谁知道反而赔了1万元。”近日,市民张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181890,向记者诉说了自己遇到的糟心事。
张先生有收藏的爱好,有一件藏品是21年前花费10.8万元在朋友手中购买的,朋友告诉张先生,该藏品是唐代陶俑,价值不菲。之后,张先生便将陶俑收藏在家中,等待升值。
“今年,我在网上看到了不少鉴宝直播间,但给出的价格却参差不齐,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张先生坦言,直播间主播给出的价格并未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便想着找更多鉴宝团队鉴定。
前一段时间,张先生在网上找到浙江一家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陈某,经过微信联系,陈某自诩单位经常组织国际活动,会有很多的“大老板”喜欢收藏并展示成交转账记录。同时,对方夸赞张先生的这件藏品是“举世无双的巨作”,给出了720万元的拍卖价格。张先生内心沾沾自喜,便放下了戒备,想委托该公司代为拍卖出售。
同时,陈某提出如果委托公司代为拍卖,需要张先生缴纳鉴定费、手续费等费用共计31800元。想到成交后能有720万元的收入,张先生便通过微信转给对方1万元,对方承诺会将藏品信息发在内部群聊中,供“大老板们”挑选,藏品售出后,张先生再将后续费用转账给对方即可。
“转账给对方后,却迟迟没有消息。”张先生再次给对方发消息时,却发现对方已将他拉入了黑名单,而他也没有对方的其他联系方式。此时,张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警方提醒,不要轻信能够高价拍卖的“收藏品”谎言,凡涉及钱财的事情要冷静思考,切勿轻信陌生人,更不要向陌生人转账汇款,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记者 王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