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夏日铁岭,满目葱郁。沿国道102线由南向北纵贯前行,道路两侧映入眼帘的是决胜之年决胜之战的奋战场景。
在铁岭县,中农云仓(铁岭)农资保供储备库项目建设正酣,大船商业综合体更名“双燕天河城”后,正在进行重启前的内部装修;
在开原市经济开发区,胜利牧业肉鸡屠宰精深加工扩建项目、辽宁林岳食品新建肉食品加工项目都在争分夺秒地抢工期、赶进度;
……
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是推动发展的故事。或以更大的担当打通重大项目落地的堵点,或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国有资产盘活的难题,或以清晰的制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环境立市”战略,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提振了外界预期、回应了群众期盼。
点
6月25日中午,铁岭最高气温达到35℃,驾车在铁岭县台湾工业园穿行,热浪隔着车窗扑面而来。在占地112亩的中农云仓(铁岭)农资保供储备库项目现场,建设者们正挥汗如雨地紧张施工。
作为铁岭市重点推进的央地合作项目,中农云仓项目能加速落地、迅速开工、快速建设,得益于铁岭市、县两级政府全力以赴,主动扫清了“堵点”。
中农集团有在辽宁布局农资储备项目的发展战略,铁岭有区位和交通优势,以及以东北丰专用肥、爱尔法农业为代表的一批化肥生产企业。为了把合作基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铁岭市供销社在对接初期就展示了“诚意”,其全资子公司铁岭市金荣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4.7%的持股比例参股中农云仓(铁岭)物流有限公司。
从招商到合作,参股成为推动项目签约落地的催化剂。随后,作为包保单位的铁岭县财政局成立专班跟进服务,全力协助解决土地证过户、规划许可办理等可能影响项目进度的事项。
如果把中农云仓项目看作是一个扫清“堵点”推动发展的成功案例,大船商业综合体的盘活,就是一个直面不可能的攻坚示范。
作为凡河新区曾经的商业地标,重启之前的“大船”可谓一团乱麻,涉及国有资产保值、涉及各类债权纠纷,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在市委主要领导的梳理下,铁岭市以国资护盘,以市场化手段破解重生困局,最终实现了快刀斩乱麻。
今年5月,“大船”更名“双燕天河城”,并拉出“即将与您正式见面”横幅后,铁岭人奔走相告。
我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的战略举措,是着力破解长期制约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铁岭市从主动担当作为做起,从制约发展的堵点入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进,将很多像“大船”这样的发展堵点转化为增长点。
线
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通报表扬在三年行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开原胜利牧业有限公司两次上榜。
作为一家专注肉鸡孵化、饲养、屠宰、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胜利牧业销售收入达18.5亿元,但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远不止这个数字。
6月27日,记者在胜利牧业肉鸡屠宰精深加工扩建项目现场看到,建设中的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建筑已现雏形。这个总投资1.5亿元的扩建项目,投产后可新增屠宰肉鸡4000万只的生产能力,新增年产值20亿元。
同样在开原经济开发区,辽宁林岳食品新建肉食品加工项目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公司总经理李伟一句话道出了企业扩大产能的底气:“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原材料。胜利牧业、赢德食品是我们的供货商,鸡肉从这两家企业屠宰车间运出来直接就上我们的生产线,我们加工成速冻调理品后进入市场。”
把胜利牧业、林岳食品以及上下游众多饲料、孵化、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配送、内外贸企业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完整的开原肉鸡产业链。而这个产业链拉长壮大的过程,就是铁岭培育孵化产业的基本思路。
从引育龙头企业切入,实施政策与技术双向赋能,最终实现聚企成链、壮链成群。成功引进华电离网制氢一体化项目,再引进辽宁华电离网风电制氢耦合绿色氨醇一体化项目,推动新能源产业从风力发电向风电消纳转变。精准服务本地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落实政策、对接市场、推动技改,持续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如今在铁岭,包括汽车零部件、电力装备、橡胶等重点产业在内的“8+2”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用好用足优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释放“两重”“两新”等国家政策效能发展装备制造业,抢抓产业变革的机遇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未来产业,这些看似缓慢的脚步,推动铁岭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中稳步前行。
面
铁岭经济的向好态势,在铁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办公室里则具化为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数字。
“得益于‘文旅兴市’战略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上半年,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登记经营主体343户,同比增长15.49%;其中,新登记企业69户,同比增长46.81%;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74户,同比增长9.6%。”
“得益于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新登记经营主体1392户,同比增长31.6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经营主体149户,同比增长44.66%。”
“‘工业强市’战略的效果开始显现,上半年新登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342户,同比增长12.5%。”
在进一步解读这些发展亮点时,登记注册科科长吴会清说:“这样的增长势头说明,政府出台的支持政策非常有效,企业家和市民干事创业的信心很足。”
正如吴会清所说,增势的背后是信心。
去年年底,铁岭市委提出“文旅兴市”战略,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或立足特色打造旅游产品,或研究制定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或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引客入铁”,或加大宣传营销提升知名度。各类政策措施持续释放红利,反映在市场端就是各类文旅消费新场景争相涌现,各种文体活动接连不断。
铁岭市高度重视平台经济赋能本地产业,不仅将快递、直播等新兴业态看作吸纳就业的“蓄水池”,还将其看作带动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在鼓励快递企业拓展农村市场、支持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升级改造、推动邮政快递业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随着公共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变化肉眼可见。走进铁岭县网红小镇,快递公司、商贸公司、智慧云仓项目等纷纷集聚于此,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
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坚持“项目为王、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环境立市”战略,铁岭的经济实力不断做大、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辽宁日报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