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防作弊电子秤正式“上岗” 呼和浩特:科技赋能民生计量监管 守护群众“菜篮子”公平

在农贸市场买海鲜、蔬菜时,不少消费者曾对电子秤的准确性产生过怀疑,部分商家因在称重时“动手脚”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不过如今,这一问题在呼和浩特得到了有效解决。在第26个“世界计量日”到来之际,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内蒙古计量测试研究院、兴业银行、双树海鲜市场等12家农贸市场,通过银企双方协作,见证双树海鲜市场全体商户安装具有防作弊功能的智能电子秤。

5月21日,呼和浩特市2025年“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在双树海鲜市场举行。活动中,正式启动双树海鲜市场使用防作弊电子秤试点工作,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防作弊电子秤正式“上岗”。首府市场监管部门以科技赋能民生计量监管,守护群众“菜篮子”公平,全力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介绍,针对农贸市场电子秤作弊等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推出“阳光计量”新模式。兴业银行免费为参与商户安装防作弊秤,同时提供优惠银行服务。内蒙古计量测试研究院现场免费提供检定服务,计量器具厂家提供技术支撑,确保每台设备具有“三重防作弊”功能——自动识别非法改装、实时上传称重数据、异常情况自动锁机,并与“阳光计量”平台数据直连。

据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防作弊电子秤不仅支持扫码支付,还能显示商品单价、重量、金额的三重验证,顾客当场就能核对数据。出现计量纠纷,当场可溯源查询,可以更好地为公平交易保驾护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阳光计量”系统构建了“商户—市场—监管部门”三级智慧监管网络。目前已在双树海鲜市场安装30公斤防作弊电子秤36台、150公斤22台、公平秤4台。市场管理方和消费者可通过市场内显示屏实时监测62台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自动预警。市场监管部门可通过云端平台实现数据动态实时检查。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将电子秤使用诚信度纳入商户信用评价体系。诚信商户可享受年检绿色通道、银行贷款利率优惠等激励政策,对3次以上违规商户实施黑名单管理。对给市场商誉造成重大影响的商户一律清退出场。

计量无处不在,计量无时不在,计量也是民生之基。农贸市场作为百姓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其计量器具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近两年来,电子秤作弊、海鲜水产加水等问题屡见不鲜,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经把“鬼秤问题”列为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查办了多起案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采访中,双树海鲜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双树海鲜市场始终将诚信经营、公平交易作为市场管理核心理念,但不可否认,个别商户的计量作弊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更动摇了市场信誉的根基。我们承诺将以试点为契机,打造‘零作弊、全透明’的诚信市场标杆。”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额尔德木图表示,即日起,呼和浩特市把“阳光计量”智慧监管平台接入到了双树海鲜市场,商户的每一笔交易将自动记录到后台,一旦发现异常,可自动预警监管人员、市场主办方,实现分钟级响应。这项技术由大连金马公司提供,领先于全国同行业水平。此项服务的经费全部由兴业银行承担,市场和商户不用花一分钱。

“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需要企业自律,社会公众参与,行业主管部门推进。下一步,将以点带面,总结经验,全力推进防作弊电子秤银企联合、服务民生的工作模式,条件具备一家推进一家,切实加强计量作弊监管,为百姓消费护航。”额尔德木图说。

另据了解,同步开通的“阳光计量”云平台将开通消费者扫码查询功能,市民只需用手机扫描秤具专属“一秤一码”,即可快速核验秤具的真实合规性。扫码后,能直观查看秤具的生产厂家、生产地点、规格型号等基础信息。通过透明化呈现秤具全流程数据,构建起全民监督网络。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祁晓燕)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舒雨

相关文章